【健康零食】營養標籤如何看? 營養師:睇標籤選三低
疫情下,小朋友長時間留在家中,別說少運動,就連零食亦吃得比之前多。當市面上充斥着琳瑯滿目的高脂肪、高糖分、高鹽分零食的時候,家長應該按照什麼準則選擇呢?食物包裝上的營養標籤你又懂得看嗎?
小編這次請來「家營營養中心」營養師陳筠霖(Krista),為大家簡單講解一下如何閱讀營養標籤,並提醒大家挑選小朋友零食時應注意的地方。
閱讀成份表和熱量表
Krista 建議家長選購前應看看包裝袋上的成份表,因為成份在排列時會按照份量的多至少而定,所以如果頭三位都有糖、鹽及油,家長就要多加留意。成份表越簡單越好,例如蔬果片,若它的成分只有蔬菜和水果,沒有添加額外的糖、油等,即代表食品較為健康。其次再留意後面會否有一連串防腐劑、人工色素、添加劑等成份,通常以一些字眼,例如E尾隨三位數字[檸檬黃(E102)]來表示。
另外,看完統一成份也要留意熱量表上的數字,首先會看脂肪類,每100克的零食來計算,不建議總脂肪多過10g以上;糖份方面,若其糖份高於25克,則屬高糖, Krista 表示若低過5克就更理想。「同時亦要留意糖份是來自於食物本身的果糖還是添加糖,這個時候便要看回成份表,若果排名前三位不是糖,代表糖份很大可能來自食材中的天然糖份。」所以看營養標籤的時候必須將成份表和熱量表一同參考。
嚴格控制零食份量
不少零食都相當「重口味」,因為加入了大量的鹽或糖。當小朋友攝取過量鈉,容易有高血壓問題,而且會阻礙鈣的吸收;過量的鈉會導致骨頭中的鈣流失,有機會影響小朋友的骨骼健康,骨質密度會成長得不好。至於長期食用高糖的食物則會容易有過重的問題,導致小朋友專注力不足,也會增加患上過度活躍症的風險。
鈉建議攝取量(每日)
以衛生署指標來說,4至6歲小童建議攝取少於1500毫克鈉攝取量;7至11歲兒童建議攝取少於1900毫克鈉攝取量;再打後的年紀建議跟成年人一樣,每日不多於2000毫克鈉攝取量。
糖建議攝取量(每日)
以衛生署指標來說,3至5歲小童建議攝取不多於35克糖攝取量;而6至10歲兒童則建議攝取不多於50克糖攝取量。
總括而言,小食以天然為主當然最好,但若然要購買一些現成的兒童食品, Krista 建議家長除了要懂得為孩子選擇零食外,亦要控制好每次可食用的份量,這樣就不會墮入零食陷阱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