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童遊小貼士】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 輕鬆助孩子調時差

March 10, 2019

喜愛旅遊的父母,必然希望與孩子走遍東西南北,為不同角落的蝴蝶和草原感動。倘若難得碰上長假期,更想帶寶寶飛遠一點,讓異國風情住進孩子心臟。不過,理想歸理想,現實是一家大小出遠門,煩惱總不少。而時差之適應,正是長時間飛行後、需要解決的首要難題!成人面對時差,也有顛三倒四的苦痛,何況年幼寶寶?為免影響遊玩心情,Travelababies特意搜羅助孩子調時差的小秘訣,快來參考看看!

帶孩子出遠門,一定會遇上時差問題

往東往西大不同 認識時差綜合症

醫學上,時差綜合症指一種導致筋疲力竭、睡眠失調或其他不適的綜合狀況,通常發生在橫越三個或以上時區(長途飛行四小時以上)後。此種引起日夜節奏脫序的現象,不但使人迷迷糊糊,還可能降低集中力,紊亂腸胃道功能,嚴重者症狀更會持續四、五天,大大影響既定旅遊日程。另外,基於地球公轉原則,往西飛(如台灣飛往歐洲)的話,時差反應略少;相反,往東飛的時差較難克服(如歐洲飛回台灣)。

調不好時差,孩子心情糟糕,旅行也不暢快

生活作息愈規律 時差調整愈快捷

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,要調時差,好好遵從「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」這信條便行。所謂「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」,顧名思義,即清晨起床活動,天黑睡覺。養成了規律的生活作息,則往東或往西,無憂也無慮。當然,孩子尚小,需要家長從旁引導和協助,方能完美融入旅行地時間,快活探索五光十色。

在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旅遊時,會更快適應時差哦!

飛行期間:準備適應時差

買了機票,計劃好行程,確知到達旅行地的時間後,父母可為寶寶做調時差的準備!假如在晨間或下午抵達,飛行期間,要讓孩子充分補眠;如是一下飛機,即能投入漫遊異國的各式活動。若飛抵目的地時,已是黃昏或晚上,則應提供更多休閒娛樂予孩子,諸如親子共讀、聽兒歌看卡通、吃吃喝喝等,盡量陪伴孩子消磨待在機艙內的慢時光。這樣,下機後就可以跟隨當地作息,做個美美的夢。

帶上孩子喜歡的繪本,搭飛機時一起讀讀看吧!


在飛機上,可提前設置手錶,作息盡量依據旅行地時間

抵達異地:堅守規律作息

有研究指出,年紀愈大愈難忍受時差,且易有失眠困擾;5歲以下寶寶,反而較快適應。而多出外遊玩,是增強小孩適應力的最佳良方!到達旅行地後,不妨任孩子隨日光之明暗調整作息,堅持實行「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」的生活模式!

(一)白天多消耗、多曬太陽

日常愈忙碌,愈能忘記時間的行走軌軸。在陽光燦爛的日子,可安排戶外活動,讓寶寶多跑、多走、多跳,自由揮灑汗水,聆聽並投入陌生城市的呼吸。再者,國內外均有「曬太陽能調時差」的論說,原來這關乎人體生理時鐘的需要!光線會告訴身體,現時是日頭還是黑夜,從而驅使不同的荷爾蒙運作,協助人類認知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(進食、消化、休息等)。因此,請讓孩子曬更多的日光浴,以配合人體機制及大自然規律。

我們的生理功能,需有「日光」這一鬧鐘作提醒,才能順利運作


建議多安排孩子於戶外遊玩,擁抱大自然是調時差妙法呢!

(二)夜晚少活動、好睡好夢

雖然已在飛行期間做足準備,但時差這回事,難以預料。一旦孩子出現時差,或會鬧別扭、揉著眼睛想睡覺,此時不必逼迫孩子強打精神,讓他睡個午覺亦無不可。但午睡兩小時左右足矣,再多下去,靜夜來臨時孩子只會活力充沛,擾亂時差之適應。至夜幕低垂,請伴孩子上床睡覺;寶寶不願睡的話,可出動你的安撫秘方,讀繪本、餵牛奶、聽輕柔音樂、啟用溫暖又催眠的橘黃燈光等。總之,盡可能助寶寶處於恆常的睡眠模式。

入夜後調暗燈光,能刺激褪黑激素分泌,幫助入眠,對調時差有莫大裨益


寶寶在陌生新環境,有機會不安浮躁,其時父母可陪伴身側,予以安撫

(三)切忌縱容孩子顛倒日夜

換了新環境,寶寶表現不安是尋常反應。他們或許一哭二鬧,想睡白天、玩晚上,而父母切勿縱容,否則親子雙方都會愈發疲累,時差愈難調適。大人夠堅持,小孩才會有所依循!同時,建議家長跟從小孩的作息,一起玩、一起睡,一起適應陌生城市的生活節奏。其實調孩子的時差,沒什麼秘訣,唯有堅持「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」,一家人方能在遙遠彼方,玩得舒暢愉快。

只要養成規律作息,時間一到,孩子的身體便會聽從生理需求,該休息就休息,該活動就活動


晚間,請避免與孩子打鬧;關好燈,孩子睡不著的話,可活用寧靜的安撫法寶

 

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,乃適應時差之根本。跨時區旅行對任何人來說,都絕非易事。然而世界浩瀚,助孩子建立多元價值觀是必需的。你以為孩子不會記得,但看見的花草林木、感知的異國情調,他都收藏於心,充盈那年幼的小小生命。時差不是病,請相信寶寶強大的適應力,繼續帶他體驗宇宙之大!

小孩比你想像中,更勇敢更堅強。時差對他們來說,其實不是問題!


出發吧!讓小小腳板,踏上世界大舞台(笑)